忍冬纹源自西域,具有鲜明淳朴的个性形象。忍冬纹东汉末期开始出现,南北朝时最流行。因植物忍冬越冬而不死,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,比作人的灵魂不灭、轮回永生。后又广泛用于艺术品的装饰上。
中国民间有句赞美忍冬花的诗:“金花间银蕊,情雅香怡人?!钡比潭朴胨砍窠岷鲜?,也给予了丝绸取之不歇的美。
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诗,也经?;岫恋揭恢纸小叭潭钡闹参?。有首诗他这样写道:
曾经察觉到的秘密水池里
流水的循环,
素馨花和忍冬的香气,
安睡的鸟儿的宁静,
门道的拱弯,潮湿
——这些事物,也许,就是诗
忍冬并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稀罕花草,它的俗名叫“金银花”,是一种蔓生植物,通称卷草。其花长瓣垂须,黄白相半,故名金银花;又因越冬不凋而得名“忍冬”。
因为有了“金银花”这个名字,它花形纤弱之态就变得富态一些了??墒钦狻案浇鹛耙钡拿?,正与忍冬清高不群、卓然俊逸的样貌相反。写《金粉世家》的张恨水就曾说过,金银花的名字虽有几分俗气,可是当你认识了解金银花之后,你一定会觉得它的“花意甚雅”,一雅一俗,如此矛盾,却又那么和谐。
忍冬纹装饰在中国仅仅流行于大量吸收外来样式的南北朝时期,至唐代就逐渐演化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卷草纹样,原来的忍冬纹形式已较少使用。宋元之后,忍冬纹已基本消失,只是偶尔见到。
忍冬纹的产生、传播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,特别是在传入中国之后,由引进到改造,进而消融在中华文化的整体之中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吸收性——开放性显示了宽广的胸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,吸收性体现了健康的机体和发展的潜力。
图文源于网络
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上一篇:入冬后,棉袄流行中国风
下一篇:戏曲头面:一点绸来一点翠